重新定義「寫作業」
經過數年的努力,Google於2017年宣稱全美中小學裡有過半的學生,在學習時,都會使用Gmail和Google Doc等軟體。Google Doc有點像線上版的Microsoft Office套裝(後者也能線上協作)。你可以線上創立和編輯文檔、表格、PPT等文件,並邀請朋友/同學/同事一起即時共同編輯。
不少美國學校的老師都喜歡用它來做小組作業的工具,學生們完成內容後,直接給老師發個超鏈接就能交功課;學生在學校用Google Doc記筆記,回家後在自己電腦或手機登入,也能隨時查筆記。就像之前有中國少年用「學英語」的複讀機學會每一首周杰倫的歌,後有美國學生用線上協作文檔工具Google Docs上課「傳紙條」。
所以,當父母和學校難得聯手將手機和社交軟體趕出課堂和在家學習時段,Google Doc被留下來了。學生們用Google Doc來聊天有幾種方式。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新建一個線上文件,在上面黏貼一些看起來是功課的內容,邀請朋友參與協作,然後就在軟體自帶的聊天模組開聊。另一種相對隱秘的方式,就是拷貝一份真正的功課,然後邀請朋友們協作。接下來,我們不用聊天室直接溝通,而是用線上註解功能隨意「評論」一段話,然後在彈出的框框裡留言式溝通的SEO優化。
老師和父母在遠遠看來,孩子只是在和同學討論這段素材是否有問題。如果他們靠近,學生也只需要輕點「解決」(標為已解決並隱藏討論內容),整段對話框就會消失,等大人走開了,點一下「評論」按鈕,立刻又能恢復對話框,繼續聊、或是徹底刪除特定對話框。
如果說以上兩種方法都只是善用了一些線上協作的「花邊」feature,那接來下這種方式可以說是重新定義了「寫作業」。直接開啟一個新文檔,邀請朋友們,接下來,我們開寫「論文」。
學生會直接將想說的話和想發的圖打在文檔上,看起來就跟在寫稿一樣,實際上,大家只是在聊天。如何區分誰和誰?大家只需約定誰用什麼顏色或字體就沒問題啦。
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學生們聊天時能使用更多meme或分享圖片,有的「聊天文檔」還特別貼心,將常用表情先貼在文檔開頭:「大家有需要就直接複製用吧。 」還有一位母親曾分享,她發現女兒在Google Doc上90%的時間都在和朋友分享獨角獸GIF。
真·把社交搬到線上:大多數時間很平淡,但也有風險
Common Sense Media曾於2018年採訪了1,000名13-17歲的青少年,並發現和面對面溝通相比,61%的人更喜歡用簡訊、視訊聊天或社交平台和自己的朋友溝通。線上溝通的方法中,又數簡訊最受歡迎。很多時候,孩子們也只是想和朋友們保持聯繫,形式無須花俏,因此Google Doc的功能也就足夠了,還不用怕像簡訊一樣被父母偷拿手機時看到。像是放學一起做功課啦,今天:和女朋友線上協作論文。或者更誇張,悄悄地幫女朋友寫完作業
不過SEO優化,就和部分缺乏監督的學校一樣,這種新型的私密社交網路也出現了欺凌現象。有學生用Google Doc做了電子版的「Burn Book」。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大家會在「Burn Book」裡寫下針對同學的刻薄話(「XXX真的太高/矮/胖/瘦/難看/開放……」),並在小群體內流傳,被寫的當事人自然處於社交生物鏈底層並不明自己怎麼老被人欺負和恥笑。
此外,現在的學生們都會默認Google Doc這種文檔和紙質「小紙條」不同,一刪除就沒了,用於對付父母很好用。但他們常忘記,一起編輯的小夥伴可以隨時螢幕截圖,留下在未來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的內容。據Project Tomorrow 統計,在使用Google Drive和Microsoft Onedrive的學校中,學生透過電子設備分享裸照的機率比平常學校高15%。
家長 vs. 學生的攻防持久戰
SEO優化簡單來說就是幫父母做了所有的「偷窺」工作,並且也有seo教學,並有危險信息時發出提醒。父母購買服務後,會幫他們監控孩子的社交網路、簡訊、郵件等內容,連在YouTube看了什麼都要管,現在連Google Doc也被納入監控範圍了。問題是,很多父母在購買這些app後認為因此一勞永逸。現實是,這加重了很多父母和孩子間的信任問題。
這種軟體現在一搜一大把,除了可監控社交內容外,部分軟體還讓父母管理孩子螢幕使用時間。這自然很受父母歡迎,而孩子,只能不斷「游擊」式尋找新的溝通方式。一位用戶在某款監控app的評論區寫道。以監控獲取的內容為「證據」直接禁止孩子用手機或者玩社交網絡,粗暴得就如《辣妹過招》裡健康課上的性教育。
SEO相關課題研究人員建議,無論用不用監控軟體,從各個渠道獲得了相關信息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在獲得這些信息後(或平時)多和孩子聊天,解釋某些行為帶來的潛在危險,並信任孩子可自行作出判斷。另一份調研指出,孩子在遇到噴子或經歷網路霸凌後恢復得挺快,但我認為前提應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足夠的家長或朋友支持。
到那個時候,只有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價值觀可以保護他們了,而父母如果不提早和教育溝通好,誰又會教他們愛護自己?
參考資料: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609/us-teenager-chat-on-google-docs